• <small id="wkkmm"><samp id="wkkmm"></samp></small>

    2015年第五期

    2015-11-09
    閱讀次數:53795
    閱讀字體 【
      目 次
      ●研究報告

      脫氫樅酸二芳胺化合物的前線軌道能級研究 高宏,沈明貴,王先凱,等(1)

      酶水解過程中纖維素聚合度和結晶度的變化 杜敏,李新平,陳立紅,等(5)

      HPLC結合MALDI-TOF-MS分析木聚糖水解產物 黎海龍,李成國,秦光輝,等(10)

      納米纖維素增強木塑復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李晶晶,宋湛謙,李大綱,等(15)

      楊木粉在EmimAC離子液體中溶解性能的研究 李鳳鳳,陳嘉川,張志禮,等(22)

      毛竹竹青和竹黃半纖維素的提取與結構表征 黃曹興,何娟,閔斗勇,等(29)

      含松香的聚苯乙烯/Fe3O4磁性微球的制備與表征(英文) 余彩莉,任鵬,王孝磊,等(37)

      羧甲基化木質素在阿維菌素顆粒表面的吸附行為 郝漢,陳?,?,陳維韜,等(45)

      烏桕油皂微波催化快速裂解制備可再生燃油研究 王允圃,程方園,劉玉環,等(53)

      噴霧干燥制備角鯊烯微膠囊的研究 游鳳,黃立新,張彩虹,等(58)

      木質素模型物紫丁香酚基丙三醇-β-愈創木基丙醚的合成與結構表征 楊曉慧,肖國民,蔣劍春,等(65)

      三甲基木質素季銨鹽/膨潤土緩釋劑的制備及性能 田金玲,任世學,方桂珍(71)

      聚乙二醇改善玉米秸稈酸爆渣酶解性能的機制探討 張敏,周潔,張丁偉,等(79)

      液相沉積法制備尺寸可控木質素納米粒子及其表征(英文) 熊凱,金燦,劉貴鋒,等(85)

      雙水相木聚糖酶水解體系制備木二糖及其純化 李鑫,顧夕梅,繩敖楠,等(93)

      松香基膽堿季銨鹽表面活性劑的合成及抑菌活性研究 鄭建強,劉莉,饒小平,等(98)

      迷迭香葉中鼠尾草酸的分離純化 夏田娟,畢良武,趙振東,等(105)

      氧化鋁-重鉻酸鉀催化氧化樺木醇合成樺木酸 謝洋,李鵬,楊帆,等(111)

      紅葉李葉化學成分及其體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衛強,紀小影,龍先順,等(116)

      復合型固化劑對酚醛樹脂固化性能的影響 陳玉竹,范東斌,秦特夫,等(123)

      磷酸活化堿木糖渣制備高吸附性能活性炭 侯敏,鄧先倫,朱光真,等(129)

      刺玫果提取物中總三萜酸的定性定量分析研究 鐘方麗,王曉林,楊揚(135)

      納濾分離甲基葡萄糖苷和甘油水溶液 解則安,趙麗麗,李露,等(143)

      ●綜述評論

      生物質催化裂解制備芳烴化合物的研究進展 鄭云武,楊曉琴,王霏,等(149)

      脫氫樅酸二芳胺化合物的前線軌道能級研究

      高宏,沈明貴,王先凱,宋湛謙,商士斌

      (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 林產化學工業研究所;生物質化學利用國家工程實驗室;國家林業局 林產化學工程重點開放性實驗室;江蘇省 生物質能源與材料重點實驗室,江蘇 南京 210042)

      摘 要:通過紫外-可見吸收光譜法和循環伏安法分別求得脫氫樅酸二芳胺化合物a~g的帶邊值和起始氧化電位,利用經驗公式計算了它們的最高占據分子軌道/最低未占分子軌道(HOMO/LUMO)能級和帶隙值,探討了化合物的帶隙值與其熒光性能之間的關系。結果表明:含有大的共軛體系的萘環、聯苯環的化合物以及芳環上有甲基、甲氧基取代的化合物具有較小的帶隙值,這些化合物分子較容易被激發,因而具有較好的熒光性能。同時,對帶隙值的實驗數據與優化數據進行了比較,除了化合物d外兩者具有基本一致的變化趨勢。

      關鍵詞:脫氫樅酸二芳胺;循環伏安;前線軌道;帶隙值;熒光性能

      中圖分類號:TQ3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253-2417(2015)05-0001-04

      酶水解過程中纖維素聚合度和結晶度的變化

      杜敏1,李新平1,陳立紅2,王志杰1,李鴻魁1

      (1. 陜西科技大學 輕工與能源學院,陜西省造紙技術及特種紙品開發重點實驗室,陜西 西安 710021;

      2. 陜西科技大學 化學與化工學院,陜西 西安 710021)

      摘 要:分別采用復合纖維素酶Celluclast 1.5L和內切纖維素酶Novozym 476對漂白針葉木纖維進行水解,通過分析酶水解后纖維素聚合度和結晶度的變化情況,研究2種纖維素酶對纖維素聚合度和聚集態結構的影響。結果顯示:漂白針葉木纖維經2種纖維素酶分別水解后,隨著酶用量的增加,纖維素聚合度都逐漸降低,當Celluclast 1.5 L用量為3.0 FPU/g時,纖維得率為94.34%,纖維素聚合度降至862,較原樣(1 164)下降了25.95%;而Novozym 476用量為50.0 U/g時,纖維得率為94.93%,纖維素聚合度降至711,較原樣下降了38.92%。由此可見,在得率相同的情況下,經Novozym 476水解的纖維素較經Celluclast 1.5 L水解的纖維素具有更低的聚合度,說明內切葡聚糖酶是導致纖維素聚合度下降的主要因素。隨著復合纖維素酶Celluclast 1.5 L用量的增加,纖維素結晶度呈現先增加后降低再增加再降低的M型變化;隨著內切纖維素酶Novozym 476用量的增加,纖維素結晶度呈現先降低后增加再降低的變化。

      關鍵詞:纖維素酶;漂白針葉木纖維;水解;聚合度;結晶度

      中圖分類號:TQ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253-2417(2015)05-0005-05

      HPLC結合MALDI-TOF-MS分析木聚糖水解產物

      黎海龍1,李成國1,秦光輝1,劉健1,甘禮惠1,謝茹勝2,龍敏南1*

      (1. 廈門大學 能源學院,福建 廈門 361102;

      2. 福建生物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藥學系,福建 福州 350002)

      摘 要:利用HPLC結合MALDI-TOF-MS對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PMP)衍生化后山毛櫸木聚糖水解產物進行分析,檢測到了難以獲得標準品對照的木聚糖水解產物。結果表明,稀硫酸水解山毛櫸木聚糖的主要水解產物有木糖和4-O-甲基葡萄糖醛酸-木糖(B2),以及少量4-O-甲基葡萄糖醛酸(B1)。內切重組木聚糖酶AnXyn10C水解山毛櫸木聚糖產生木糖、木二糖和4-O-甲基葡萄糖醛酸-木三糖(B3),而內切重組木聚糖酶HoXyn11A水解山毛櫸木聚糖主要產生木糖、木二糖、木三糖、4-O-甲基葡萄糖醛酸-木四糖(B4)和4-O-甲基葡萄糖醛酸-木五糖(B5)?;赑MP柱前衍生化的HPLC結合MALDI-TOF-MS方法能高效地分析復雜的木聚糖水解產物。

      關鍵詞: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低聚木糖;4-O-甲基葡萄糖醛酸;MALDI-TOF-MS;HPLC

      中圖分類號:TQ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253-2417(2015)05-0010-05

      納米纖維素增強木塑復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李晶晶1,宋湛謙1*,李大綱2,商士斌1,郭勇3

      (1. 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 林產化學工業研究所;生物質化學利用國家工程實驗室;國家林業局 林產化學工程重點開放性實驗室;江蘇省 生物質能源與材料重點實驗室,江蘇 南京 210042;

      2. 南京林業大學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江蘇 南京 210037;

      3. 安徽農業大學 林學與園林學院,安徽 合肥 230000)

      摘 要:以楊木粉為原料制備出納米纖維素(CNF),然后采用物理預處理法和聚氧化乙烯(PEO)分散劑法利用CNF增強木粉/高密度聚乙烯(HDPE)復合材料,通過擠出成型的方式制備CNF/HDPE/木粉復合材料。以直接干混法制備的復合材料為對照樣,比較了2種預處理方法對CNF的分散程度和對木塑復合材料的增強效果,并對樣品的微觀形貌和力學特性進行了分析與測定。結果表明:經酸堿處理和研磨處理可有效去除楊木中的半纖維素和木質素,并得到直徑幾百納米的纖維素纖絲。SEM分析表明,2種預處理方式制備的CNF/HDPE/木粉復合材料都取得了較好的分散效果,纖維不再是以分散相填充在塑料中,而是以三維網狀細絲結構穿刺于塑料和木粉顆粒中,復合材料由脆性斷裂變為韌性斷裂。力學性能測試結果表明,2種預處理方式制備的CNF/HDPE/木粉復合材料的抗彎強度和彈性模量都有了顯著的提高,當CNF的添加量為20%時,利用物理預處理法和PEO分散劑法制備的復合材料的抗彎強度為43.3和38.7 MPa,相比于對照樣(31.8 MPa),分別提高了36.2%和21.7%,彈性模量為3 342和3 008 MPa,相比于對照樣(2 243 MPa),分別提高了48.9%和34.1%,均達到了預期的增強效果;且物理預處理法增強效果更好,是一種環保而有效的預處理方法。

      關鍵詞:納米纖維素;木塑復合材料;增強;分散;預處理

      中圖分類號:TQ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253-2417(2015)05-0015-07

      楊木粉在EmimAC離子液體中溶解性能的研究

      李鳳鳳,陳嘉川*,張志禮,楊桂花,龐志強

      (齊魯工業大學 制漿造紙科學與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山東 濟南 250353)

      摘 要:采用離子液體1-乙基-3-甲基咪唑醋酸鹽(EmimAC)溶解楊木木粉,研究楊木粉在EmimAC中的溶解性能。通過單因素和正交試驗優化得到溶解最佳條件為:溶解溫度160 ℃,溶解時間16 h,木粉含水量7.5%,超聲波預處理時間10 min,在此條件下,楊木粉溶解率為48.30%。在溶解過程中,未溶部分的總木質素含量呈現先增加后減小的趨勢,在溶解時間為6 h時總木質素由原料的26.29%增至最大29.43%。通過SEM、XRD、FT-IR對溶解前后木粉結構進行了表征,結果表明,溶解過程中EmimAC對楊木粉結構造成了一定破壞,在溶解時間為16 h時,結晶度由原來的45.43%降至29.03%,但此過程中并沒有相應衍生物的產生,EmimAC是楊木粉的強而有效的直接性溶劑,為生物質的高效利用打下了基礎。

      關鍵詞:EmimAC;楊木粉;溶解性能

      中圖分類號:TQ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253-2417(2015)05-0022-07

      毛竹竹青和竹黃半纖維素的提取與結構表征

      黃曹興1,何娟1,閔斗勇2,李鑫1,勇強1*

      (1. 南京林業大學 化學工程學院,江蘇 南京 210037;

      2. 南京林業大學 輕工科學與工程學院,江蘇 南京 210037)

      摘 要:以毛竹加工剩余物為原料,分離出竹青和竹黃。經粉碎過篩、苯/乙醇脫蠟和次氯酸鈉脫木質素3個過程得到相應的綜纖維素,然后用1%、5%和10%的KOH依次提取綜纖維素得到半纖維素,竹青、竹黃半纖維素的總提取率分別為81.74%和85.36%。對所提取的半纖維素進行成分分析、分子量測定、紅外光譜和核磁共振分析,結果表明,竹青、竹黃半纖維素成分主要為木糖,分別占61.02%~73.76%和65.22%~80.00%。竹黃半纖維素的重均分子質量為44 870~48 560 g/mol,高于竹青半纖維素的重均分子質量(43 970~46 245 g/mol)。竹青、竹黃堿溶半纖維素都是典型的阿拉伯糖基木聚糖結構,主鏈為β-D-吡喃木糖形成的木聚糖,在木糖基的C-2位連接著4-O-甲基-α-D-葡萄糖醛酸,C-3位連有α-L-呋喃阿拉伯糖,同時部分木質素通過苯苷鍵與半纖維素中的糖基相連。

      關鍵詞:竹青;竹黃;半纖維素;結構表征;核磁共振

      中圖分類號:TQ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253-2417(2015)05-0029-08

      含松香的聚苯乙烯/Fe3O4磁性微球的制備與表征

      余彩莉1,任鵬1,王孝磊1,陳傳偉1,張發愛2

      (1. 桂林理工大學 化學與生物工程學院,廣西 桂林 541004;

      2. 桂林理工大學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廣西 桂林 541004)

      摘 要:以松香與甲基丙烯酸-2-羥乙酯反應得到酯化物(RH)為聚合單體,代替部分苯乙烯(St),二乙烯基苯(DVB)為交聯劑,明膠作分散劑,偶氮二異丁腈為引發劑,采用懸浮聚合法在油酸改性Fe3O4的存在下制備了磁性聚合物微球,并研究了油酸改性Fe3O4的用量對微球性能的影響。采用紅外光譜、熱重分析、X射線衍射分析、光學顯微鏡、掃描電鏡、透射電鏡、X射線光電子能譜等方法對微球進行結構表征,通過磁性測量系統測試了微球的磁滯回線。結果表明:在單體配比m(RH):m(St):m(DVB)=1:1.5:0.4,引發劑和分散劑用量分別為單體總量的1%和6%,制備的含松香的磁性聚合物微球球形好、磁性強,微球具有順磁性。當油酸改性Fe3O4的用量增大時,微球顆粒粒徑逐漸增大,粒徑分布變寬,飽和磁強度增大。

      關鍵詞:松香;磁性聚合物微球;四氧化三鐵;懸浮聚合

      中圖分類號:TQ35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253-2417(2015)05-0037-08

      羧甲基化木質素在阿維菌素顆粒表面的吸附行為

      郝漢1,2,陳?,?,陳維韜1,郭鑫宇1,劉文君3,吳學民1*

      (1. 中國農業大學 應用化學系,農業部農藥化學與應用技術重點開放實驗室,北京 100193;

      2. 華南理工大學 化學與化工學院,廣東 廣州 510640;

      3. 國家知識產權局 化學發明審查部,北京 100088)

      摘 要:通過凝膠滲透色譜、紅外光譜和官能團含量測定表明經過羧甲基化改性后的堿木質素的分子質量增加,多分散性降低;分子中酚羥基含量減少,羧基含量增加。在此基礎上采用振蕩吸附實驗研究了羧甲基化木質素(CML)在阿維菌素顆粒表面的吸附等溫線、動力學和熱力學。結果表明,吸附等溫線符合Langmuir模型,飽和吸附量和吸附常數均隨溫度升高而降低,最大飽和吸附量為9.569 mg/g,0<rl<1表明該吸附易于進行;吸附動力學符合準二級動力學方程,吸附速率常數隨溫度升高而增加,吸附平衡時間約為60 Δ="" min;吸附熱力學結果表明:="">Gad<0、ΔHad<0、ΔSad>0,表明該吸附為自發、放熱、熵增過程;由ΔHad為-5.18 kJ/mol,Ea為14.23 kJ/mol可知該吸附過程屬于物理吸附,主要作用力為范德華力。SEM分析表明,阿維菌素顆粒表面光滑無孔型結構,吸附CML后可有效阻止阿維菌素團聚,增加其懸浮劑物理穩定性。由此可知,CML能夠在阿維菌素顆粒表面形成穩定吸附,適合作為分散劑用于阿維菌素水懸浮劑。

      關鍵詞:阿維菌素;羧甲基化木質素;吸附;動力學;熱力學

      中圖分類號:TQ35;O64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253-2417(2015)05-0045-08

      烏桕油皂微波催化快速裂解制備可再生燃油研究

      王允圃1,2,程方園1,2,劉玉環1,2*,阮榕生1,2,劉英語1,2,馬雯1,2,楊倩3,黃伊寧3

      (1. 南昌大學 生物質轉化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江西 南昌 330047;

      2. 南昌大學 食品科學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江西 南昌 330047;

      3. 南昌大學 食品學院,江西 南昌 330047)

      摘 要:采用微波催化快速裂解技術,以烏桕木油皂和烏桕梓油皂為原料,利用其強極性羧基端吸收微波迅速的特點,研究了其制備可再生燃油的技術??疾炝肆呀夤β?、裂解溫度對裂解產物得率的影響。結果表明: 裂解功率700 W,裂解溫度450 ℃,烏桕木油皂和烏桕梓油皂微波裂解液體燃料的得率分別為75.26%和77.01%,GC-MS分析表明,產物的主要成分為C8~C18的正構烷烴、烯烴、環烷烴以及芳香烴等烴類化合物。產物的部分燃料油性能測定結果表明,烏桕木油皂裂解燃油比烏桕梓油皂裂解燃油熱值略高,密度和運動黏度略低,基本符合0#柴油的標準,冷凝點和冷濾點均優于生物柴油,低溫流動性好。

      關鍵詞:烏桕木油;烏桕梓油;微波裂解;可再生燃油

      中圖分類號:TQ35;S21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253-2417(2015)05-0053-05

      噴霧干燥制備角鯊烯微膠囊的研究

      游鳳1,黃立新1,2*,張彩虹1,2,謝普軍1,張耀雷1

      (1. 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 林產化學工業研究所;生物質化學利用國家工程實驗室;國家林業局 林產化學工程重點開放性實驗室;江蘇省 生物質能源與材料重點實驗室,江蘇 南京 210042;

      2. 中國林業科學院 林業新技術研究所,北京 100091)

      摘 要:以明膠、阿拉伯膠和麥芽糊精復配作為壁材,蔗糖酯和聚氧乙烯脫水山梨醇單油酸酯(吐溫-80)為乳化劑,采用超聲波乳化-均質-噴霧干燥工藝制備角鯊烯微膠囊產品。對超聲波乳化工藝、壁材配比、乳化劑添加量以及噴霧干燥等參數進行了研究,并將優化工藝所制備的產品與冷凍干燥法制備微膠囊進行比較。結果表明,產品的最佳工藝為:角鯊烯3.0 g,吐溫-80為0.6 g,經超聲波乳化后(功率240 W,時間4 min)與明膠2.0 g,阿拉伯膠2.0 g,麥芽糊精10.0 g,蔗糖酯0.5 g,按料液固體質量分數為3.88%的比例與水混合,在進風溫度180 ℃,出風溫度105 ℃,噴霧空氣流速為1.5 m3/h,進料速率為6 mL/min的條件下進行噴霧干燥。此條件下,角鯊烯微膠囊包埋率92.3%,顆粒呈球形,粒徑在12.0 μm左右。噴霧干燥相較于冷凍干燥,所得微膠囊包埋率更高,產品顆粒呈球形,粒徑更小,熱性能也更加穩定。

      關鍵詞:角鯊烯;微膠囊;噴霧干燥;超聲波乳化

      中圖分類號:TQ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253-2417(2015)05-0058-07

      木質素模型物紫丁香酚基丙三醇-β-愈創木基丙醚的合成與結構表征

      楊曉慧1,2,3,肖國民1*,蔣劍春2,3,周永紅2,3

      (1. 東南大學 化學化工學院,江蘇 南京 211189;

      2. 江蘇強林生物能源材料有限公司,江蘇 溧陽 213364;

      3. 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 林產化學工業研究所,江蘇 南京 210042)

      摘 要:以乙酰丁香酮為原料經溴代、取代、羥甲基化以及還原等反應,合成了一種新型的β-O-4型木質素模型物紫丁香酚基丙三醇-β-愈創木基丙醚(SG),并通過IR、 1H NMR、13C NMR 和HRMS以及X射線單晶衍射進行了結構鑒定和表征。X射線單晶衍射法測定表明,該化合物屬三斜晶系,空間群為P-1,晶包參數a=0.724 20(14),b=1.077 0(2),c=1.205 4(2)nm,β=90.43(3)°,V=0.858 0(3)nm3,Z=2,Mr=350.36,F(000)=372,μ(MoKα)=0.104 mm-1,DC=1.356 g/cm3,λ=0.071 073 nm,R=0.0602,wR=0.162 1。另外,在晶體結構中分子間通過氫鍵作用形成二聚體結構。

      關鍵詞:木質素;模型物;合成;結構表征;單晶衍射

      中圖分類號:TQ35;O62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253-2417(2015)05-0065-06

      三甲基木質素季銨鹽/膨潤土緩釋劑的制備及性能

      田金玲,任世學*,方桂珍

      (東北林業大學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生物質材料科學與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黑龍江 哈爾濱 150040)

      摘 要:為提高木質素產品的附加值,以鈉基膨潤土為原料,三甲基木質素季銨鹽(T-QL)為改性劑,制備了三甲基木質素季銨鹽/膨潤土(L-Bt)緩釋劑;并以惡霉靈作為模擬農藥,考察了L-Bt緩釋劑對惡霉靈的吸附性能及緩釋性能。利用FT-IR表征了其結構,采用XRD分析了改性后膨潤土的底面間距。結果表明:季銨離子已成功負載到膨潤土上;改性后的膨潤土引起層間域的膨脹,層間距增大。改性膨潤土緩釋劑最佳制備工藝條件為:T-QL用量為膨潤土陽離子交換容量0.8倍的改性膨潤土(L-0.8Bt),L-0.8Bt的投加量為0.06 g,吸附時間10 h,惡霉靈初始質量濃度為500 mg/L,pH值為4時,其最大吸附量為281 mg/g。通過水溶緩釋實驗研究了藥水比例和溫度對載藥量為281 mg/g 的L-0.8Bt緩釋性能的影響,結果表明,隨著藥水比例的增加和溫度的升高,其累計釋藥率均逐漸增加。

      關鍵詞:三甲基木質素季銨鹽;膨潤土;吸附;惡霉靈;緩釋

      中圖分類號:TQ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253-2417(2015)05-0071-08

      聚乙二醇改善玉米秸稈酸爆渣酶解性能的機制探討

      張敏,周潔,張丁偉,余恒,李堯,姜婷,歐陽嘉*

      (南京林業大學 化學工程學院,江蘇 南京 210037)

      摘 要:以玉米秸稈酸爆渣為研究對象,通過物料組成、比表面積和元素組成分析酶解原料的理化特性,研究了聚乙二醇(PEG4000)對玉米秸稈酸爆渣酶解的輔助效果以及作用機理,并利用FT-IR 和SEM分析了酸爆玉米秸稈酶解前后的結構變化。結果表明,木質素含量較高的酸爆玉米秸稈具有較大的比表面積,酶解效率較高,在纖維素酶用量15 FPIU/g(以纖維素計,下同)、β-葡萄糖苷酶用量30 U/g,纖維素質量濃度50g/L 條件下水解24 h,葡萄糖得率可達76.4%,PEG4000的添加可以使葡萄糖得率達到82.6%,提高8.1%。對酶解上清液的分析表明,PEG4000改善玉米秸稈酸爆渣酶解性能的作用機制在于其能夠有效地與酸爆渣結合,減少酶在酸爆渣上的無效吸附。PEG4000的添加使上清液中可溶性蛋白、濾紙酶活和β-葡萄糖苷酶活分別上升了15.0%、112.5%和24.8%。FT-IR和SEM分析顯示玉米秸稈酸爆渣為纖維素類物質,晶型以纖維素II型為主,且加入PEG輔助酶解導致纖維結構幾乎完全坍塌,殘余物表現出無規則的塊狀結構。

      關鍵詞:聚乙二醇;木質纖維素;蛋白吸附;酶水解;結構

      中圖分類號:TQ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253-2417(2015)05-0079-06